打造中哈關系新的“黃金三十年”,是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兩國的共同願景。日前,兩國共同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聯合聲明》,雙方在經貿領域達成一系列合作意向,為兩國經貿合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成為“黃金三十年”的堅實支撐。

經貿合作迎發展新機遇

經貿合作是中哈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中哈經貿合作取得了顯著成就。2023年中哈雙邊貿易額達410.2億美元,約占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總額的半壁江山,提前數年實現兩國元首提出的2030年貿易額達400億美元的目標。

今年以來,中哈經貿合作延續此前快速增長勢頭。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哈雙邊貿易額達176.24億美元,同比增長17.9%。其中,對哈出口112.72億美元,增長31.5%;自哈進口63.5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聯合聲明指出,雙方高度評價2023年雙邊貿易額創曆史新高及兩國政府為提升雙邊貿易額付出的努力,願采取切實舉措擴大貿易和推動貿易便利化,進一步深化電子商務合作,實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互聯互通,便捷貿易往來,商定未來盡早實現貿易額翻番。

實際上,近年來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已成為中哈貿易增長的新動力。2023年,哈薩克斯坦國家館在中國電商平臺上線,中國消費者只需動動手指,即可嘗到堅果、駝奶粉、紅花籽油等哈薩克斯坦特產。另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40家哈薩克斯坦中小企業通過阿裡巴巴國際站參與全球貿易。

此外,中哈在此次聯合聲明中還提到,願相向而行,拓展中哈貿易結構,促進高附加值、高技術產品貿易。中方歡迎哈方積極參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和中國—亞歐博覽會,推動雙方企業利用上述平臺擴大合作,共享發展機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憲舉表示,在經貿合作方面,未來中哈兩國將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水平。在能源、農業、基礎設施等傳統領域的合作基礎上,雙方可積極開拓新興領域的合作,如數字經濟、綠色能源、科技創新等,推動兩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投資方面,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2023年中國對哈投資達253億美元,是哈前五大投資來源國之一。截至2023年,哈境內共有超過3000家中資企業,雙方共同推進落實的合作項目超40個,總投資金額超145億美元。聯合聲明表示,雙方願共同推動盡快完成中哈雙邊投資協定升級談判,為雙邊投資合作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在王憲舉看來,發展中哈關系,最根本目的是促進經濟發展,為兩國人民謀幸福。因此,兩國需要把政治互信與經濟合作相結合,以政治促經濟、以互利為原則。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方向,兩國人民將繼續攜手深耕,實現互利共贏。

互聯互通水平更上層樓

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推動中哈經貿合作行穩致遠的基石。近年來,中哈大力發展過境運輸和國際陸海多式聯運。數據顯示,2023年中哈鐵路貨運量達2544萬噸,同比增長18.1%;集裝箱運量148萬箱,同比增長11.4%。

今年,兩國在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領域的務實合作再結碩果。今年2月,中哈雙方合作共建的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正式投入運營,首次服務於中歐班列開行。

7月3日,兩國元首視頻出席了中歐跨裡海直達快運路線的開通儀式,標志著集公路、鐵路、航空、管道運輸多元立體的中哈互聯互通格局正式建成。

這一幕不禁讓人想起2017年6月兩國元首共同出席的中哈亞歐跨境運輸視頻連線儀式。時隔7年,從中哈亞歐跨境運輸到中歐跨裡海直達快運,中哈互聯互通版圖不斷拓展。

與此同時,中哈在互聯互通領域的合作模式也在不斷創新。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啟用10年來,已成為哈薩克斯坦等中亞五國過境運輸、倉儲物流的重要平臺,有力促進了中國和中亞國家的互聯互通。據統計,哈每年有80%以上的進口日用消費品、出口礦產品和糧食通過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集散分撥。

根據聯合聲明,雙方將繼續共同發展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挖掘跨境貨物運輸和口岸潛力,深化中歐(亞)班列和跨裡海國際運輸路線務實合作,增加航班數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與高加索研究室副主任楊進表示,中國與包括哈薩克斯坦在內的中亞國家加強互聯互通合作,將使中國中西部地區進一步參與到開放進程之中,也將有效提升中國與中亞乃至整個歐亞地區的人員、貨物、資金和技術交流水平,推動交通走廊沿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與繁榮。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李 可
點贊(0)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