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兹別克斯坦是我國農業合作的重點國家,也是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近年來,烏兹別克斯坦不斷加大對本國農業基建的投資,灌溉系統得以更新,積極采用先進加工技術,農產品質量和產業附加值不斷提高,日益受到中國采購商和廣大消費者的青睐。烏兹別克斯坦駐華經貿參贊努爾金·馬瑪紮諾夫近日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是烏中兩國建交30周年,烏方長期以來一直高度重視對華經貿合作,也敏銳地觀察到當前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日益顯現,優質農產品消費市場蘊藏著巨大潛力,與此同時,中國在農產品加工業領域具有優勢,兩國農業貿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對華出口農產品品類擴大
中烏經貿合作近年來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各領域合作機制逐漸完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投資合作穩步推進。聚焦農業合作領域,中烏兩國自建交以來,在農產品貿易、農業投資、農業勞務和農業科技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積極成果,兩國農產品貿易漸入佳境。
根據烏兹別克斯坦駐華大使館向本報記者提供的統計數據,2020年,烏兹別克斯坦向中國出口了14種食品,主要是鮮果和風幹類商品,2021年增加至17種。2021年烏兹別克斯坦出口到中國市場的各類農產品超過10萬噸,價值超過1.12億美元。根據目前統計,中國占烏兹別克斯坦果蔬出口總額的4.5%。
“這一出口規模還在增長。因為今年年底之前我們預計將獲得更多農產品對華出口許可,包括鮮葡萄、李子和桃子,以及哈密瓜幹和芸豆等。屆時,烏兹別克斯坦對華農業出口商品數量將超過20種,對華果蔬出口量將翻一番。” 努爾金·馬瑪紮諾夫稱。
記者了解到,目前烏兹別克斯坦擁有耕地面積約6000萬畝,30%的人口從事農業,農業產值占全國GDP總量的三分之一。中國消費者長期以來對烏兹別克斯坦棉花生產較熟悉,但隨著烏政府對農業部門的科技投入加大,加之當地天然光照強、晝夜溫差大等優勢,很多果蔬產品已實現量質齊升,隨之而來的則是出口規模激增。當前,烏兹別克斯坦車厘子、杏子(含杏幹)、梅幹產量已經穩居世界前五,桃、李子和葡萄的產量則位居世界前十。去年,中國首次進入烏兹別克斯坦農產品消費國前三行列。
雙方農業貿易互補性強
近年來,烏方加快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步伐,並積極踐行貿易暢通。目前,多座中國城市與烏首都塔什幹之間開通了空中航線,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兹別克斯坦國際貨運路線的開通也為烏向國際市場出口農產品提供了物流和運輸便利。
據介紹,目前烏方對華出口的水果和蔬菜有櫻桃、甜瓜、鮮辣椒、石榴、綠豆、芝麻、葡萄幹、杏幹、核桃、鹹甜杏仁、葡萄籽、花生、天然蜂蜜、幹辣椒、鮮檸檬和梅幹。
“中國發展農業貿易,烏兹別克斯坦是天然的合作夥伴,這是我們在國際貿易實踐中得出的結論。”努爾金·馬瑪紮諾夫介紹,近年來根據烏方統計與觀察,在烏兹別克斯坦對華出口的所有農產品中,綠豆的需求最大,從2019年的2.8萬噸增加到2020年的7.5萬噸,而且還在不斷增長。這是因為,一方面,綠豆在中國的家庭消費中基數大,另一方面,綠豆廣泛應用在食品工業、釀造工業和醫藥行業中,相當一部分通過中國企業的深加工進入了消費市場,也廣泛出口至韓國、日本等國。
“中國在農副產品加工領域具有比較優勢,而且也需要大量優質的農產品原料,這也是我們看好中國農產品市場前景的重要原因之一。” 努爾金·馬瑪紮諾夫談道。
“雖然充滿著機遇,但也存在巨大的競爭和挑戰。”努爾金·馬瑪紮諾夫坦言,近年來對中國出口農產品的國家在逐漸增多,中國官方不斷提升農產品在檢驗檢疫等方面的質量標準。對此,在烏兹別克斯坦投資與對外貿易部出口促進署的資助下,許多烏方企業實施了國際質量管理體系(ISO 9001)和食品安全認證(ISO 22000),並對出口中國的貨物進行了嚴格的蟲害、腐爛等方面的查驗,以期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
“目前很多新鮮農產品從烏兹別克斯坦運輸到中國主要城市依靠空運,雖然保證了新鮮,但不利於降低成本,所以當下烏方在積極解決新品種的篩選及儲存問題,也希望同中國在運輸領域的企業積極合作。” 努爾金·馬瑪紮諾夫說。
來源:《中國貿易報》
發表評論 取消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