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中亞地區的出口呈現出強勁增長態勢,截至2023年底,中國與中亞五國的貿易額已達到驚人的894億美元,較上一年度激增27%。其中,僅中國與哈薩克斯坦之間的貿易額便突破了410億美元大關。這一增長趨勢引起了全球金融巨頭高盛的注意,它指出在全球供應鏈及其融資格局正發生深刻變革的背景下,中國對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出口增長現象尤為值得關注。
長期以來,中亞各國包括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等,積極參與雙邊和多邊外交活動,並與中國保持著密切的領導人互訪。面對國際局勢的複雜多變和貿易失衡的挑戰,中亞和高加索各國深刻認識到,為確保穩定的進出口市場,建立和維護橫跨歐亞大陸的開放且運作良好的過境走廊至關重要。在這一共同利益驅動下,各國紛紛加強合作,推動貿易往來。
(圖源:來自網絡)
除了地緣政治的考量,中亞領導人對金磚國家擴員行動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也為中國出口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他們普遍認為,這些機制有助於促進貿易往來,深化區域合作。
貿易與商業活動的蓬勃發展相輔相成。以烏兹別克斯坦為例,2023年中國在該國新設企業數量達到854家,同比增長高達210%。此外,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也與中國企業簽署了促進跨境貿易的諒解備忘錄,進一步推動貨物流動。中國(新疆)自貿試驗區的設立更是為區域貿易注入了新的活力。

與此同時,中國與中亞的貿易還受益於各方努力推動的“全天候支付機制”。例如,2022年哈薩克斯坦與中國簽署了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為雙邊貿易提供了更為便捷和安全的支付渠道。因此,明智的外交策略、對可靠非海上運輸路線的需求、強勁的區域經濟以及對中國商品的旺盛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動了中國對中亞和高加索地區出口的驚人增長。
文章來源:
發表評論 取消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