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居中结合部,距离海洋较远。但是中亚位于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大国或地区性大国中间的地理位置,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历来是东进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古代的丝绸之路也途经此地,直至现代中亚仍具有重要的国际地缘政治与经济意义。
中国与中亚的经贸往来也日趋紧密,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今年2月16日开始在中国顺利举办,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额达到70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平稳,中国已经成为中亚五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本文将分别从地区整体和国家个体层面出发,对中亚五国的经贸发展总体情况及对外贸易详细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单独展示中亚五国与中俄两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结构,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亚对外经贸情况。
01
中亚五国地理情况简介
根据狭义上的定义,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由于处于欧亚大陆腹地,尤其是东南缘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该地区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沙漠、草原的大陆性气候,荒漠、半荒漠和草原占据从里海到天山山地之间的巨大面积。其突出特征是:雨水稀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温度变化剧烈。
能源与矿产情况
在能源资源上,中亚地区各类矿藏丰富。中亚及里海地区石油储量一般估计为1500-2000亿桶,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8-25%,探明天然气储量达7.9万亿立方米,被誉为“第二个中东”。哈萨克斯坦铀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土库曼斯坦素有“中亚科威特”的美誉,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四位;乌兹别克斯坦黄金储量占世界第4位。
人口分布情况
在人口数量方面,中亚各国均处于人口持续上升的阶段。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乌兹别克斯坦,2021年总人口达到3500万。面积最大的哈萨克斯坦在2021年仅有1912万人,约占乌兹别克斯坦的1/2。塔吉克斯坦2021年总人口已接近1000万,而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人口均不足700万。
地缘位置情况
从地缘位置看,中亚地处最大连片陆地欧亚大陆的中心位置,历史上长期扮演着联系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桥梁角色。古代中国连接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横穿中亚地区,现代中亚则被东起中国连云港市,西至荷兰鹿特丹的第二欧亚大陆桥贯穿,中亚从古至今均拥有十分重大的地缘意义。
02
中亚五国经济概况
01>>> 五国经济发展情况

中亚各国经济发展差距十分明显。五国中面积最大哈萨克斯坦经济体量最大,但人口远低于乌兹别克斯坦,2021年哈萨克斯坦国内实际生产总值达到2147亿美元,经济增长率为4.3%。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规模在中亚国家中排行第二,2018年该国实际GDP突破1000亿美元且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率常年在7%上下浮动。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在世纪初的经济总量相近,且三国经济增速均有较大起伏。但土库曼斯坦凭借2005-2015年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与另外两国逐步拉开距离,目前土库曼斯坦的实际GDP已接近500亿美元,而塔吉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至今仍只有100亿美元左右的生产总值。
02>>> 中亚五国外贸总量情况
中亚五国中历年出口额最多的是哈萨克斯坦,该国出口自2002年至2008年实现快速增长,之后出现较大波动,2012年哈萨克斯坦出口总额达到峰值870亿美元。其他中亚国家出口额远低于哈萨克斯坦,近年出口出现持续增长态势的乌兹别克斯坦2021年也仅有接近150亿美元的总出口额。
进口规模最大的中亚国家也是哈萨克斯坦,其进口年度走势与出口高度重合,但始终保持一定的贸易顺差。乌兹别克斯坦的进口额自2016年开始快速增长,2021年已达到243亿美元。其余三国的进口额均不足100亿美元。五国中仅有哈萨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近年对外贸易存在顺差,但差额较低。
03
中亚五国对外贸易伙伴
将五国视为一个整体来看,近20年中亚主要出口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动。2010年之前中亚向欧洲国家和中国的出口额不相上下,由于大额的石油贸易,瑞士在2006-2007年一度成为中亚最大的出口目的国。2009年之后中亚向中国出口额开始快速提升,中国一跃成为中亚最大的出口市场国。期间虽有短暂下降,但中亚向中国出口额每年仍大幅领先其他国家,2021年中亚向中国出口177.66亿美元,超过排行第二的俄罗斯将近100亿美元。
相较于出口,中亚整体进口来源国家结构较为稳定,始终以中俄两国为主要进口来源地。由上图可以看出2005年之后中亚自中国和俄罗斯的进口额迅速上升,并且自中俄两国进口变动趋势基本相同,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2021年中亚自俄罗斯和中国分别进口270.11亿美元和263.8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值。
二:中亚各国贸易伙伴排名
上表展示了细分国家之后2021年中亚五国各自的主要贸易伙伴。可以发现中国和俄罗斯是中亚国家最主要的商品进口来源国,同样也是各国较为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国。此外,五国彼此间的国际贸易以及与瑞士、土耳其和英国等欧洲家的贸易也是中亚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瑞士同时作为乌、塔、吉三国的最大出口目的地,目前主要从中亚进口金银等贵金属。
三:中亚与俄罗斯贸易结构
2021年向俄罗斯出口规模最大的两个中亚国家分别为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主要向俄国出口第5大类“矿产品”与15大类“贱金属”产品,两类产品对俄出口额均超过10亿美元;乌兹别克斯坦2021年向俄罗斯出口了接近10亿美元的第11大类“纺织原料与制品”。
2021年哈萨克斯坦自俄罗斯核心进口商品结构较为多元,既包括其对俄出口较多的矿产品与贱金属产品,也包括第4大类“食品饮料与烟草”、第6大类“化工产品”、第7大类“塑料与橡胶”、第16大类“机械设备与电子产品”和第17大类“车辆、船舶等运输设备”。吉尔吉斯斯坦除上述产品外还从俄罗斯进口较多的第9大类产品“木及木制品”。
04
中亚五国外贸行业结构
2002年至今中亚始终以第5大类矿产品作为出口支柱产业,多数年份中亚的矿产品出口额可以达到中亚总出口额的50%以上。除矿产外,第2大类植物产品、第6大类化工产品、第11大类纺织品及其原料、第14大类珠宝、贵金属以及第15大类贱金属行业总体出口规模接近,支撑起了中亚另外一半的对外出口。通过图示变化还可以发现近五年第14和15大类的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已经逐步成为中亚新的出口增长极。
中亚进口结构相较出口更为多元,且整体结构十分稳定。16大类机械与电子产品是中亚多年以来的核心进口行业,2021年中亚该类产品进口额已超过200亿美元。第5、6、7、11、15和17大类的产品进口规模相近,各自占16大类进口额的约1/2。
02>>> 中亚各国外贸行业结构
根据2021年中亚五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分布来看,可以发现五国出口结构普遍较为单调。五国中出口规模最大的哈萨克斯坦以第5大类“矿产品”为核心出口商品,2021年该类产品出口值达到300亿美元,第15大类“贱金属”是哈萨克斯坦另一类核心出口品,2021年出口金额超100亿美元。乌兹别克斯坦的出口额在五国中排行第二,主要对外出口第11大类“纺织原料与制品”和14大类“珠宝与贵金属等”。而出口排名第三的土库曼斯坦则以“矿产品”作为单一主要出口行业。
相较于出口,中亚各国的进口产业结构也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乌兹别克斯坦从国外进口最多的两类产品分别为第6大类“化工产品”与第16大类“机械设备与电子产品”,吉尔吉斯斯坦进口大量第11大类“纺织原料与制品”,哈萨克斯坦则同时进口较多的上述三类产品。
03>>> 中亚核心出口品目的地分布
下面两幅箱线图分别展示了中亚五国第5和第15大类产品对各国近20年出口金额的分布情况,箱子的中间一条线,是数据的中位数,代表了样本数据的平均水平。箱子的上下限,分别是数据的上四分位数和下四分位数。这意味着箱子包含了50%的数据。因此,箱子的宽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据的波动程度。在箱子外部的上方和下方的两条线分别代表着最大最小值,箱外的点可以理解为异常值。

该箱线图展示了近20年中亚五国第5大类“矿产品”主要出口目的地的贸易额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中国是中亚最主要的矿产品出口市场,中位数超过75亿美元,大幅高于其他目的市场。除中国外,法国、俄罗斯、希腊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也是中亚重要的矿产品出口市场,但出口规模均小于50亿美元。
近20年中亚五国第15大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的总出口规模仅次于矿产品。通过箱线图可以看出中国同样也是中亚贱金属产品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但是与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差距相对较小。此外,中亚的贱金属产品还较多地销往日本和阿联酋等亚洲国家。
04>>> 中亚核心出口品产品分布

从细分产品层面来看中亚近五年第5大类产品的出口情况可以发现,270900“石油,原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原油”是最主要的出口矿产品,近年出口额保持在200亿美元以上,2018年达408亿美元。此外,271121“天然气”近五年平均出口额接近100亿美元,是中亚国家除石油外出口最多的矿产品。
该表展示了2017-2021年中亚五国出口排名前五的第15大类产品。近五年中亚出口最多的贱金属及其制品分别为740311“未锻轧的精炼铜阴极及阴极型材”以及720241“铬铁,按重量计含碳量>4%”。
05
中亚-中国双边贸易情况

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近20年对华出口规模最大且几经起伏,2010年至2013年间两国对中国出口大幅增加。其中哈萨克斯坦对华出口额一度达到150亿美元,对华保持近1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之后几年迅速下滑,但近年又呈现上升趋势。土库曼斯坦近十年对华出口额较高,是2014年之后唯一对华保持贸易顺差的中亚国家。剩余三国对华出口额较小且比较稳定。
中国是中亚五国的重要进口来源国,近20年五国自中国的进口规模整体呈扩大态势。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自中国进口额相对最高且上升较快,其余两国自华进口额近十年相对较少并保持稳定。
二:2021年中亚与中国双边贸易行业结构
2021年中亚向中国出口的产品行业集中于第5大类“矿产品”和第15大类“贱金属及其制品”,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是对华出口矿产品最多的两个国家,2021年两国各自出口额均超过50亿美元。中亚对中国的贱金属出口主要由哈萨克斯坦完成,2021年哈对华贱金属出口额为40亿美元。
2021年中亚自中国进口产品行业集中于第11大类“纺织原料与制品”和第16大类“机械设备与电子产品”。吉尔吉斯斯坦主要自中国进口纺织品,乌兹别克斯坦自中国进口机械电子产品更多,哈萨克斯坦则同时从中国进口大量纺织品与机械电子产品。
三:中亚五国与中国各省贸易情况

北京是2022年我国自中亚进口规模最大的省市,也是唯一自中亚进口额超100亿美元的省级行政区,历年向北京出口最多的中亚国家均为土库曼斯坦,以石油为主要出口产品。此外新疆、甘肃、和东部沿海部分省份自中亚进口额相对较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这些省份的主要贸易伙伴。
我国对中亚出口贸易规模最大的省份是新疆,2022年新疆对中亚五国的总出口金额为246.1亿美元。浙江、山东、广东和江苏等沿海省份也是我国对中亚出口额较高的省份,但出口额远不及新疆,排行第二的浙江省2022年对中亚五国出口额仅37.16亿美元。从国家结构来看,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是我国多数省份最主要的三个中亚进口国。
结语
通过图表分析可以发现中亚五国整体对外贸易结构显示出单一与落后的特点,以初级能源与原料作为核心出口产品,且对外贸易范围基本限制在周边国家。我国主要从中亚进口以石油为主的矿产品与各类贱金属产品,并主要向其出口纺织产品与机械与电子设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