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中亚市场是中国二手车出口商眼中的香饽饽,一度引领了“倒爷”们一夜暴富的神话。然而,短短两年间,这片曾经充满机遇的土地,如今却让众多从业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是什么导致了中亚二手车市场的兴衰巨变?面对困境,从业者们又将如何抉择?

中亚市场的黄金时代

中亚市场曾经是中国二手车出口商的乐园。这里的市场规则统一、关税低廉,为二手车出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许多从业者在这里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有人宣称“一个月戴上劳力士”不是梦。崔国栋和李冰等人,正是这一时期的幸运儿。

利润缩水的背后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大量从业者的涌入和政策助推,中亚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客户变得更加精明,信息差被逐渐抹平,二手车出口商的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如今,崔国栋卖一辆四驱SUV的利润从过去的近3万元降至如今的五六千元,李冰出口一台吉利星越L的利润也从一万美金降至一千美金。

政策助推下的市场变革

政策的助推,让二手车出口业务迅速崛起,但也带来了从业者数量的激增。从2019年的46家具备出口资质的企业,到2022年年底的471家,再到今年3月的全面放开,门槛的大幅降低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主机厂的加入,更是让这场竞争雪上加霜。



逃离中亚,寻找新机遇

面对利润缩水和政策变化的双重压力,许多从业者开始考虑逃离中亚市场。李冰和崔国栋等人,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和北非等新兴市场。在东南亚,他们发现了两轮电动车这一新的商机;而在北非,他们则看中了埃及等国的汽车市场潜力。

东南亚的两轮电动车新战场

东南亚市场缺乏强势的本土两轮电动车品牌,这为外来者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李冰计划到吉隆坡建一座CKD工厂,利用当地的低关税和低成本优势,生产变速器、电机等零部件,以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他认为,在东南亚建厂不仅可以降低出口成本,还能孵化出多个品牌。

北非的汽车销售新机遇

崔国栋则将目光投向了北非市场,特别是埃及。尽管埃及汽车市场规模不大,但其汽车经销商对利润率把控严格,终端售价相对稳定。崔国栋计划引入在当地有知名度的品牌,并雇佣当地人作为店长和销售,以降低开局难度。他认为,在北非市场,即使二手车B端市场价格卷起来,也不会对自己造成太大影响。



结语:适者生存,勇者前行

中亚二手车市场的兴衰历程,给从业者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没有永远的暴利,只有不断的适应和变革。面对困境,从业者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勇于尝试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未来,中亚二手车市场或许会发展成一个由少数规模化企业主导的稳定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小玩家没有机会。只要能够紧跟市场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资本实力和合规能力,就一定能在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文章来源:芯创互娱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